Hanezu Don't worry. Think, and do.

从 Eudiamonic vs. Hedonic Happiness 的角度看待工作

最近工作的新状态是,比起接受新的挑战,更多地忍不住选择躺平。比起加班奋斗,更多地去找时间弹琴,读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一般而言,工作有一定的风险,会有能力之外的事情,会面对挑战及其可能带来的失败。虽说接受挑战才能获得“大心脏”,从短期来看,这种心脏训练似乎是没有必要的。目前的环境下已经可以很好的生存,也想多花点时间做点自己更想做的事情。投入到自己的爱好,既没有风险,又不需要付出已经在工作中消耗殆尽的 resilience 心理资源。

话虽如此,平心而论,“训练大心脏”的好处很多。“野蛮”的环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大心脏,从而让一个人有能力迎接更多的挑战。内心变得强大和 robust,才能在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后也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路。

这里我联想到,练琴,读书,打黄油,对于我来说,都是 eudaimonic activities(关于 eudaimonia 和 hedonia 的概念,参考 Eudaimonic vs. Hedonic Happiness)。最近意识到自己对 hedonic activities 需求相对一般人较少。比方说打黄油看动画时,比起选择让人开怀大笑的,我更倾向于去挑有深度或者细腻的,需要去硬啃或者细嚼慢咽的动画。

我从不反对享乐主义,赞同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共识“hedonia 和 eudaimonia 是走向 well-being 之路的两条腿”,同时反对把幸福与享乐划上等号的想法。因为我认为这种想法,会导向享乐主义的悖论:

Happiness is often imprecisely equated with pleasure. If, for whatever reason, one does equate happiness with pleasure, then the paradox of hedonism arises.

有人曾经很好奇问我为什么如此偏爱 eudaimonic 活动。有趣的是,我观察到自己每当享乐了一点点,就会“吃饱”,再享乐就“吃撑了”。比如我最喜爱的几个享乐活动是摄入碳水,和朋友吃饭打游戏看沙雕视频,以及和家人打视频电话倾泻烦恼。但除此之外,比如自己一个人听流行音乐,玩游戏,看沙雕漫画,购物,我基本上都“坚持”不下来,或者要加一个限制条件: 流行音乐只在跑步的时候听,游戏只在吃饱了晚饭后才去玩一盘,沙雕漫画只有朋友推荐的才会去看,购物只有真正想要的东西才去买。而我对 eudaimonic 活动则有着比 hedonic 活动高出一个数量级的“胃口”: 不练琴就会手痒,让人深思的黄油可以推一天,总是想方设法去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举起铁就要举到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选择出去跑个步,让心态平衡回来,而窝在家里做点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反而会不停地回想起让自己心情不好的事情,甚至在一天结束后更加闷闷不乐。

反思上述个人经历让我想(没有去了解相关研究,仅停留于胡思乱想),

  1. 如同 happiness set point 一般,每个人对于 eudaimonic vs. hedonic 活动的 balance 也是不同的,可能受基因以及主观思想的影响。
  2. 不同的 eudaimonic 活动会消耗不同的身心资源,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有不同的概率带来不同的意义与价值感。

比如虽然弹琴和工作对我而言都可以看做是 eudaimonic 活动,但是弹琴消耗的是体力与右脑思维能力,工作则不仅消耗体力,左脑思维能力,更多的是与人沟通交流消耗社交力,专心干活消耗集中力,遇挫折不气馁消耗恢复力,马拉松式的项目消耗毅力,这些心理资源都需要时间与充分休息才能得到回复。从带来的意义与价值感上说,演奏曲目本身就能让人进入 flow state。除此之外,习得一首曲目带来的音乐享受、理解与掌控感,表演一首曲目则带来成就感,认同感和自我效能。另一方面,工作首要目的是带来金钱,在此之上才是带来成就感,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根据 Hedonic treadmill 效应,金钱本身带来的 well-being 是短暂的,应该与工作内容本身带来的 well-being 进行区分对待)。

那么回到本文的考察对象: 工作。首先,工作是否为 eudaimonic 活动,应该与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的人如何看待这份工作有关。不难举例有的人的工作不带来任何快乐,更别提 eudaimonic happiness 了,而有的人工作即使不给钱他也照样愿意做。更一般地,比如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虽然一般还是把工资摆在优先度高的位置,他们还是比较青睐能够带来意义感,追求实现自己的潜能,收获 eudaimonic happiness 的工作。换句话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的工作能带来不同程度的 eudaimonic happiness。不同工作获得 eudaimonic happiness 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有的人则朝九晚五下班回来找事做。这是因为当本职对 eudaimonic happiness 贡献较少时,工作之余的爱好往往会更高效地带来实现潜能的满足感与价值感。

其次,既然工作往往可以看做为一种 eudaimonic 活动,我们在和其他 eudaimonic 活动进行比较时,就有必要将金钱分开来进行讨论。我想如果是森博嗣的话他会说,工作往往是用“经历讨厌的事情”来换取金钱,而我们只需要挣自己需要的份,其他时间不是用于工作挣钱,而是投资时间和金钱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想,考虑到工作本身能带来 eudaimonic happiness,我们不一定需要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折中点,既不把工作当成生活唯一的意义,也不为了追求自我而陷入经济困难或中年危机。

同时,我猜测, eudaimonic happiness 应该也是分不同种类的。比方说有的活动(如工作)更多通过职场、社会的认可带来价值感,有的活动(如读书学习)则是满足了解世界的好奇心,还有的活动(如练习一个乐器)则是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更多的是实现自己的艺术想法,感受隐藏在内心的美。要是参考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话,上述例子分别满足的是 Esteem needs,Cognitive needs 以及 Self-actualization。我想,一个走向 well-being 的方向,就是去参加多样的 eudaimonic 活动来均衡地满足自己的需求。(题外话,在查阅 Maslow 理论时我想了解学术界现在对这个理论的认可度,发现目前心理学界似乎认为没有完全过时,只是 hierarchy 的连续性和 individualistic 和 collectivistic 社会下的差异需要进行探究)

最后,eudaimonic 活动往往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付出,而不同的活动需要的心理/物理资源也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进行 eudaimonic 活动,避免出现内心资源消耗殆尽后只能靠无限刷手机和暴饮暴食之类的 hedonic 活动来恢复的情况。另一方面,付出与活在当下有着比较强的相关性,我想可能的原因是 eudaimonic 活动从性质上需要我们将注意力移到手上在做的事情,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更愿意为我们付出的事物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基于上诉的讨论,我想可以有躺平和奋斗以外另外一种看待工作的角度。同样作为 eudaimonic 活动,兴趣爱好和工作都可以从短期或长期带来 eudaimonic happiness。另一方面,工作能保证多种 deficiency needs 得到满足。表面上工作主要是满足了我们有吃有住,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需求,但是工作其实几乎满足了每一种 deficiency need。具体而言,虽然当前工作划水也没问题,但是通过工作不断积累的职场能力能带来信心不去担忧未来会因为自己能力不足遭遇 deficiency needs 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这是心理安全性与自尊。与职场同事处理好关系,会带来对公司的归属感。工作有所成绩被认可,则能带来尊敬与成就感。虽说工作挣钱本身带来不了 happiness,从优化 eudaimonic happiness 的角度来讲,不断寻找并调整到恰到好处的 work-life balance 应该是好处颇多的。如果对当前工作没有带来这样精神上的满足而感到不满或焦虑,可以尝试回想工作带来的种种 deficiency needs 的满足,想象没有这份工作后带来的剩余需求该如何得到满足(虽然这并不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目的),并去感恩提供这样的环境的公司以及周围的同事,或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更换一个能带来长期 well-being 的工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